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强化学院党的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党员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育人初心,2025年11月19日,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工会组织学院教师代表30余人,赴成都新津宝墩遗址,成功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筑牢信仰之基 涵养高尚师德”党建及师德师风主题实践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彭舰、院长杨阳、党委副书记廖勇明全程参与活动。
本次主题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度融合了理论学习、师德研讨、文化寻访与田野实践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活动伊始,参加人员集体参观了被誉为“天府之根”的宝墩遗址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沿着历史的脉络,细致探究了距今约4500年的宝墩文化——这一古蜀文明源头“文明之花”在川西平原沃野上璀璨绽放的辉煌历程。从精美的出土器物到宏大的聚落布局,教师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性,以及其内在具有的连续性与非凡的创新性。历史的厚重与文明的积淀,使大家深受震撼,对脚下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深厚文脉有了更直观和深切的理解。此行有效地引导教师们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增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将这份文化自信内化为投身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才的深厚力量。

在遗址现场的特定场景下,学院党委书记彭舰结合全天活动内容与感悟,为全体参与教师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师德师风及党课。彭舰书记系统梳理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再次强调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全体教师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党课内容紧密联系学院实际,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要求,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关键作用。院长杨阳在发言中强调,作为国家重点大学的电子信息领域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先进知识与技术,更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将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研讨现场思想碰撞,共识凝聚,进一步明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职责使命与行动方向。
为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效,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师德师风知识竞赛环节。竞赛题目涵盖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校史校情及当天参观学习内容等。教师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紧张热烈。通过竞赛,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师德规范的理解与记忆,达到了以赛促学、以学促行的良好效果。
此次赴新津宝墩遗址的主题实践活动,是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创新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载体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它将理论学习和实地感悟相结合,将党性锤炼、师德涵养与文化浸润相贯通,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效激发了大家立德树人、科技报国的内生动力。参与教师普遍反映,此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充实、触及灵魂,深受教育和鼓舞,纷纷表示要将此次活动的收获转化为推动教学科研、服务学生成长的实际行动,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电子信息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