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要自觉肩负起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全国两会期间,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表示,要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有组织科研是一个重要途径。
什么是有组织科研?记者了解到,有组织科研是一种能够跨越高校学科组织界限、高效整合内部优势多学科资源协同开展任务导向型研究的科研模式。通过集中优势力量,以更加灵活的组织建制形式开展目标明确的科研任务。如何能将该模式在国内高校加以有效应用?汪劲松委员认为,应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育人导向、开放导向,促进高校把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有机结合起来,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科技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具体来说:
首先,有组织的科研体现在要坚持需求导向,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谋求主动,学科布局要紧密围绕国家需求,面向国家紧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学科根基。
其次,有组织的科研体现在要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中掌握主动,高校要把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和鼓励教师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勇于开展原创性探索。
第三,有组织的科研体现在要坚持育人导向,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赢得主动,学校层面做好科研育人的顶层设计,各院系加强基层探索,组织学生参与各类项目研究,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大胆探索、追求原创。
第四,有组织的科研体现在要坚持开放导向,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占据主动,组建国际化、跨国别的研究团队,牵头发起国际学术组织和大学合作联盟,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科技创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