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时间及方式
(一)材料递交截止时间
2025年9月25日(周四))上午11点,逾期不再接收任何材料。
(二)递交材料要求
1. 电子版材料
支撑材料(申请审批表、汇总表、公益和学科竞赛情况展示表等)需整理成1个PDF文档,命名格式为“奖项名称-年级-专业-姓名”;
2. 纸质版材料
需提交《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公益和学科竞赛情况展示表》及支撑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论文:仅打印首页(电子版需提供全文;若为录用状态需额外提供录用通知);
专利:提供授权证书复印件,并附专利排名证明材料;
获奖: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
另外,为发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对广大研究生的激励引导作用,国家奖学金的申请人应将本人在上一学年度内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含支教、支农,科技文化下乡、各类义务服务、指导学生学术社团等)、学科竞赛情况上报,并由学院集中公开展示。
(三)材料递交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将纸质材料提交至各年级辅导员处;
以班级为单位将电子版压缩包发送至对应年级辅导员邮箱,邮件主题需注明“专业班级-2024-2025学年奖学金申请”,所有表格文件名需注明“奖项名称-年级-专业-姓名”(例:国家奖学金-2023级-通信与信息系统-张三)。
(四)思政素质综合评议计分说明
各班需以辅导员要求的班级评议结果为准,由班长负责核实:
特殊情况未完成评议但符合申报条件的同学,其评议计分需征得班级同学及辅导员共同认可,方可纳入申报资格审核。
三、相关注意事项
请各班充分利用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这一契机,强化对广大同学的引领作用,加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在评审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评选条件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核,防止不正之风,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明,取消评选资格,直至给予校纪处分。
(一)学术论文SCI分级查询提醒
学术论文SCI分级信息需以四川大学分级标准为准,查询方式如下:
登录途径:通过校园网访问图书馆网站,进入“知识服务”栏目(网址:https://ir.scu.edu.cn/style/excel/views/index4.jsp),查询最新分级信息;
登录要求:①须通过校园网访问;②使用一卡通号及图书馆借阅密码登录(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除X外的最后6位数字,或8位数生日);
密码重置:若需重置密码,需持一卡通前往任一图书馆一楼门口服务台办理。

(二)申报资格及成果认定补充说明
1.成果认定期限:本次评选学术成果、获奖等材料的认定期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未见刊、未授权或超出此时间范围的成果不得填入申报材料,否则直接取消申报资格;
2.成果复用限制:若本次参评成果经计分后最终获奖,下次参与奖学金评选时该成果不得重复使用;
3.国家奖学金申报对象范围: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被列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在学制期限内的全日制(全脱产学习)研究生(人事档案需转入我校);不含延期毕业学生;
4.特殊学习经历学生资格:学制内因国家/单位公派出国留学、校际交流在境外学习的研究生,仍具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因私出国留学、疾病、创业等原因未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期间内原则上不具备参评资格;
5.本硕博/硕博连读学生参评规则:
(1)直博生、招生简章注明不授予中间学位的本硕博/硕博连读学生:按当年所修课程层次确定身份,选修硕士课程阶段按硕士研究生参评,选修博士课程阶段按博士研究生参评;
(2)已授予中间学位(获硕士学位)的硕博连读生:仅可按博士研究生标准参评,不可按硕士研究生标准参评;
(3)硕博连读期间未授予中间学位且处于硕士研究生修学阶段:可按硕士研究生标准参评;
6.奖项兼得限制:同一学年内,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原则上不再参与当年学校各类社会奖学金、助学金评选(社会奖助学金设立者明确允许兼得的除外)。
四、常规填表说明
1.出生年月/入学时间等时间格式:19xx年xx月
2.政治面貌: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群众
3.自我鉴定/申请理由:认真填写,政治思想与时俱进,科研成果(文章、项目、专利)、学科竞赛、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全面阐述。
4.双面打印,不超过1页
5.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6.推荐意见:联系导师填写,电子签名也可
7.攻读学位:专业型学位/学术型学位
8.申请审批表上的专业填两行:先写一级学科、再写二级专业。
联系电话:028-85463875
电子信息学院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