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解码“互惠”原则,照亮人际交往之路 ——心晴e站《象与骑象人》第三次读书会活动顺利开展

供稿:陈嘉颖、文迩涵、段蔓玉    责任编辑:何阳    时间:2025-10-21    阅读:

为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心理机制,激发对心理学的兴趣,心晴e站于10月18日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举办了《象与骑象人》第三次主题读书会。本次活动通过领读分享与互动讨论,引导同学们在交流中深化对自我认知与人际关系的理解。

(图一:部分参与线上读书会人员)

读书会由沁心书会副部长胡佳炀领读第二章“互惠:连接彼此的隐形纽带”。领读人从《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犹太哲人希勒尔的观点出发,阐释“互惠”作为人际连接的纽带作用。结合《教父》电影片段,大家认识到互惠的本质在于“交情”与情感联结,接受他人好意意味着进入彼此关联的关系网络。

理论环节中,通过对比动物界的“亲缘利他”与人类凭借互惠构建复杂社会合作的能力,突显了人类互惠行为的独特性。活动还探讨了互惠原则可能被滥用的风险,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升成员的辨别意识。此外,领读人分享了在亲密关系中践行互惠的技巧,为成员提供了实用的交往参考。

互动环节围绕“冥想、认知疗法与药物干预的价值与局限”展开讨论。成员一致认为,冥想需长期坚持,对紧急情绪问题效果有限;认知疗法依赖个体的反思与学习能力;药物干预存在副作用,且难以根除认知问题。大家认识到,选择情绪调节方式应结合问题的严重程度、紧急程度及个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图二:线上读书会互动环节)

本次读书会不仅帮助成员理解了“人象对峙”等心理学隐喻,也启发大家在生活中觉察自身的“心理冲突”与互惠行为。明知应早睡却熬夜刷手机,想要高效工作却一再拖延——这些都可能源于“骑象人”与“大象”的内在博弈。而在人际交往中践行健康的互惠,既能建立温暖连接,也能避免陷入被动。

  

(图三:线下到场同学合影留念)

心晴e站将继续开展《象与骑象人》后续读书活动,带领大家进一步探索心灵世界。欢迎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关注并加入我们,共同踏上这场自我发现的旅程!

撰稿:心晴“e”站 陈嘉颖 文迩涵

图片:段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