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组建于1998年,学院的变革和发展可追溯到1954年,是一个具有较长历史而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型实体学院。学院现有学科领域覆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一级学科。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3人、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4人、省部级人才33人,四川大学“双百”人才9人。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生导师81人,教授(级)41人,副教授(级)42人。学院已经构建了一支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学术梯队和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智能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学位博士招生领域4个(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学术学位硕士招生专业8个( 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智能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学位硕士招生领域4个(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3个(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
学院研究领域涉及了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一级学科。学院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形成了新型激光技术、强激光及相关技术、信息显示、光学测量、无线能量传输、微波能工业应用、复杂系统电磁兼容、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复杂系统与智能优化、高可靠通信与抗干扰、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同时,学院以“医工融合”为抓手,推进与华西医院、华西口腔医院等各个单位的深度合作,在疾病的精准检测与早期诊断、组织深层微创切割、精准口腔修复、老龄化健康与精准评估领域开展交叉研究,突破精准医疗关键技术瓶颈,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大、重点、面上等项目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973”“863”等国家级项目100多项,近5年科研经费2.5亿元。在高功率固体激光、微波化学、结构照明型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研究、数字岩心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20多项。
学院注重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主办和承办世界微波能应用大会、中英信息与通信技术交叉应用系列双边研讨会、液晶光子学国际会议、光子和光学工程国际会议、微波能化工应用全国会议、全国光学大会、全国激光学术会议、IEEE信号与信息处理中国高峰会议等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20余次,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挪威、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接收推免生(含直博生)章程如下: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身体健康,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应届本科毕业生且获得本人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
3.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4.来自高水平学校相近学科的学生。
二、接收学科、人数
我校2026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尚未公布,可参照四川大学2025年推免(含直博)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查询网址:https://yz.scu.edu.cn/sszyml/tmsml。各学科实际接收人数可能会根据生源情况做适度调整。
三、申请、复试、录取程序
1凡有意报考我院2026年推免(含直博生)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请点击以下链接,完成预推免的报名工作:https://yz.scu.edu.cn/xly/login/ ,预推免网报截止时间:2025年9月11日14:00前。夏令营合格营员需要重新报名,用夏令营账号密码登录以上链接报名即可。
请报名成功的同学加入QQ群:2026川大电子保研群249941633,并以“真实姓名+本科学校+本科专业”申请验证进群(后续安排将在群内通知)。
申请保研推免的考生和各学科联络人联系,申请直博的考生和报考导师联系,并参加各学科组织的推免生/直博生复试工作。
2.考生需交验以下书面材料(在四川大学预推免系统https://yz.scu.edu.cn/xly的附件中上传以下材料的扫描件):
(1)学生证、第二代身份证复印件;
(2)本科成绩单、推免排名证明复印件(需加盖培养部门公章);
(3)其他各种能力证明材料(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获奖证书、本人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复印件。
(4)申请直接攻博(含本硕博连读)的学生还需提交:《四川大学招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申请表》(见附件)、发表学术论文、授权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与证明等。
请将以上材料按顺序扫描合成为1个PDF文件,上传到报名系统。
3.我院将在2025年9月12日左右在预推免报名系统中完成审核,凡通过审核的均可参加我院的预推免复试,本次复试采取线下复试形式。复试安排将由各学科组织,请各位考生届时关注。
4. 预计2025年9月下旬(具体以教育部发布正式通知为准),获得推免生资格且符合申请条件者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报名。
四、奖助学金
四川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详情参见我校研究生院官网)。
五、咨询、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28-85463874
手机: 13540487646赖老师
Email:laihua@scu.edu.cn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主页:http://eie.scu.edu.cn/
各学科联络人名单(各位同学可先确定拟报考学科,直接和相关学科联络人联系)

六、其他事项
1.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不予录取。
2.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考核和体检不合格以及在入学报到时未获得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3.申请人目录查询、信息注册、上传照片、缴费、填报志愿、接收复试和待录取等都在“推免服务系统”上进行,已被四川大学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4.违规违纪者、学术不端者、诚信缺失者不予录取。已经拟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5.申请人应及时关注我院发布、发送的相关招生文件、通知,因申请人个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其本人承担。
七.举报受理渠道
电话:028-85460933
电子邮箱:1278498632@qq.com
地点:基础教学楼A110A 办公室
联系人:吴老师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二〇二五年九月一日
附件:四川大学招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