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资讯 > 学院通知 > 正文

2025年招聘: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招聘简章(附课题组急聘岗位)

供稿:    责任编辑:吴秀玲    时间:2025-07-07    阅读:

一、招聘专业:

电子信息类、通信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光学工程、控制类等相关交叉学科。重点引进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光芯片等领域的人才,特别是课题组急需人才。

二、招聘岗位和待遇:

1.海纳特聘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水平);

2.海纳青年学者(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水平);

3.特聘研究员;

4.特聘副研究员;

5.博士后。

除国家、学校规定的待遇外,我院根据情况提供配套薪酬及科研经费、实验用房等。

三、应聘基本条件

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在职人员,且在本专业领域已取得良好学术业绩;或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博士毕业生,且专业基础好,学术能力强。除博士后岗位外,其他岗位须有一定工作经验。

预计工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四、应聘程序

提交简历至wxling@scu.edu.cn,同时发送至课题组邮箱(附后)

邮件标题格式:岗位-姓名-来校前单位-准备依托课题组名称

例:特聘副研究员-张三-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电磁学课题组

 

 

 

 

 

附课题组急聘岗位

课题组名称:集成光电器件及信息处理团队

课题组简介:集成光电器件及信息处理团队隶属于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面向国家、全球行业内通信、智算、检测等信息领域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以信息化集成光电芯片为载体,结合信号处理算法技术,开展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超宽带光参量放大集成光子芯片及超高速光子信号处理的研究特色。目前,团队在Nature、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及会议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多篇(1次入选美国光学学会Optica评选2022年年度OPN News ”Optics in 2022”, OFC 2021 / CLEO 2021 /ACP2023 大会截稿后论文postdeadline paper各 1篇,1篇APL Photonics Editor‘s Pick 论文),授权中美欧专利10项。团队负责人为四川大学海纳青年学者,四川省领军人才、成都市人才计划入选者。

急需岗位:1.海纳青年学者;2.特聘研究员;3.特聘副研究员;4.博士后。

拟开展的研究方向:集成光电器件机理与工艺、光通信、光电融合

需求专业:光学工程、通信工程、电磁场技术

课题组咨询邮箱:zhao.ping@scu.edu.cn

联系人:赵平

 

课题组名称:应用电磁学团队

课题组简介:本团队依托于部署重点实验室(B类),主要从事微波能基础理论研究及创新应用、微波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本团队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7名,特聘副研究员1名,专职博士后多名,全为留学回国人员。国家级人才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多名学者在全国一、二级学会担任理事、主任委员等职务。本团队先后获得国家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863高技术、民用航天、XX基础预研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团队先后在SCI期刊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5本,授权专利超过100项,美国专利5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该团队在微波化学动力学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急需岗位:1.海纳特聘教授2.海纳青年学者3.特聘研究员;4.特聘副研究员;5.博士后。

拟开展的研究方向:与微波无线能量传输、微波能应用领域相关的真空技术、集成电路、微波电路及其器件、电波传播及其天线技术等方向,且可以与材料、生物等领域交叉融合。

需求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电磁波与微波技术

课题组咨询邮箱pinglu90@scu.edu.cn

联系人:卢萍

 

课题组名称:群体智能与控制研究所

课题组简介:课题组位于望江校区,有工作用房300平米,教师3人(其中四川省领军人才1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17人。主持完成国家面上项目、青年项目5项,JG项目3项,经费约500万元,获得省自然科学奖2次,获得全国无人机大赛二等、三等奖多项。

急需岗位1.海纳特聘教授;2.海纳青年学者;3.特聘研究员;4.特聘副研究员;

拟开展的研究方向:智能无人机集群和空地协同

需求专业:计算机、通讯、信号处理等相关专业

课题组咨询邮箱:xinsongyang@scu.edu.cn

联系人:杨鑫松

 

课题组名称:三维传感与机器视觉实验室

课题组简介: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并一直从事基于结构光照明的光学三维传感、视觉测量与光电检测的原理方法、单元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在复杂形体和动态三维测量技术上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成功研发多种三维传感产品。研究成果200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年来,课题组精准聚焦“精密光学测量”和“计算光学成像”两个研究领域,致力于高精度三维传感、超高速三维测量、多维计算感知和光测力学分析、新型成像技术、全链路计算成像、人工智能理论和多模态医疗诊断研究,构建了系统的计算成像领域前沿性研究,在该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工程实践方面同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实验室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4名,其中博士生招生导师5名,硕士生招生导师4名。 实验室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0多篇,其中SCI收录400余篇;出版专著7本;获得发明专利50余项。实验室在三维传感领域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认同。

急需岗位:1.海纳特聘教授2.海纳青年学者3.特聘研究员;4.特聘副研究员;5.博士后

拟开展的研究方向:精密光学测量、计算光学成像

需求专业:光学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

课题组咨询邮箱:zqc@scu.edu.cn; shenjunfei@scu.edu.cn;zhongtaocheng@scu.edu.cn

联系人:张启灿

 

课题组名称:微波等离子体原子级加工

课题组简介:微波等离子体原子级加工团队,依托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现有团队成员10人,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青年博后3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主要从事微波能量的创新应用研究,近5年共完成专利转化项目14项,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和转化落地基础。

急需岗位:1.海纳青年学者;2.特聘研究员;3.特聘副研究员;4.博士后。

拟开展的研究方向:微波能量相关多物理场仿真计算;微波加热/微波化工/微波食品/微波环保技术;微波等离子体发生与控制技术;微波等离子体在半导体领域的沉积、清洗和刻蚀研究;微波等离子体化工/材料/环保技术;其他微波能量相关方向。

需求专业:无线电物理;集成电路工艺;微电子;等离子体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材料工程;食品工程等

课题组咨询邮箱:hczhu@scu.edu.cn

联系人:朱铧丞

 

课题组名称:图像信息研究团队

课题组简介:四川大学图像信息研究团队隶属于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面向国家智能感知与数字经济建设重大需求,聚焦图像信息领域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从基础理论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研究,形成图像信息获取、压缩编码及传输、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高性能嵌入式系统、智慧城市、智能医学等特色方向。相关成果已应用到国内400多家单位,并推广到国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团队科研条件优越,实验环境良好,研究实力雄厚。研究人员中有教授3名,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7名,其中到国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留学、访问人员7名。近年来,大部分教师到国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留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已培养博士生40余人,硕士生500余人。研究生招生专业有通信与信息系统、智能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子信息等。承担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863重大项目、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科研工作。通过技术鉴定的项目10多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会议上发表论文800多篇,如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CVPR、ICCV、ECCV、NeurIPS等。出版专著及教材10余本。主持召开国际研讨会7次,全国性行业研讨会5次。

急需岗位:特聘副研究员

拟开展的研究方向:多媒体通信、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需求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题组咨询邮箱:qing_lb@scu.edu.cn

联系人:卿粼波